使用帮助 | 联系电话:400-880-0256 0769-23037585 21686281

小米MIUI 6:雷军的困局与野心

作者:admin 发表于:2014-08-18 点击:1264  保护视力色:

  导读:小米以一颗棒棒糖的形式发布了它的MIUI 6,外界好评如潮。也有大号揶揄小米说,几个界面与功能太像iOS了,请给与苹果尊重好不好。其中的批评甚至贴在小米PR自己设置的官群里,略显尴尬。

  不过,在我看来,两天来的评价,没有几条言论体会到雷军真正的用意,不知道他的愁与乐。让我来说说吧。我眼中的MIUI 6,除了所谓操作系统的价值外,它还是:

  1、小米走出硬件困局的通道;

  2、小米商业模式升级的平台;

  3、一个庞大的O2O世界。

  我逐一来说。

  首先,这喜庆的日子,说小米困局,多少有点不合时宜。但是,如果你不能从MIUI 6中体会雷军的一丝紧张,你还真不能理解小米的生存之道。

  小米的困局在于,小米4出来后,短期内,留给了雷军的硬件创新空间不会太多。在制造、工艺设计方面,小米面临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压力。你知道富士康去年生产iphone5时曾经出现大量返工,损失惨重。郭台铭自己跳出来说,这是公司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难生产的东西之一。

  你将这言论与摩尔定律结合起来思考,会感受到,硬件驱动软件、服务的模式,在手机端,已经很难行得通。未来,手机硬件会持续创新,但是大屏、高集成的趋势,会导致各家产品的面孔日益类似。

  或者说,未来,在工艺、材料的竞争上,小米手机不会比别人好多少。在我眼中,7月份小米4发布会上,雷军大半时间讲述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,我的理解是,手机硬件已经相当透明,终端创新步入一个困境,雷军渲染钢板,已经是个信号了。

  如何突破硬件标准化趋势的困军?雷军当然早有准备,但在小米4与MIUI 6相继之前,我还真看不到他有太多刷子。

  为什么这么说?请继续看我对以上第二点——小米商业模式升级的体会。

  你知道,小米的商业模式,其实跟周鸿祎的360有诸多神似。当初360靠着安全业务免费,背后做了许多收费增值服务,最终成为中国第一大专业的应用分发平台,赚了很多钱。

  如果你对比一下,小米手机硬件端,非常类似免费的部分。它不是创造了庞大现金流这么简单,因为终端有形,等于以成本价的方式占据了几千万的用户入口,而其中,小米同样打开了应用分发的大门。

  你知道,过往一段,除了硬件,小米真正的核心竞争力,就在于这部分增值服务。你说的小米牛逼的社会化营销,只是为这部分创造战机与消费界面,让你觉得它的品牌影响力无所不在。

  为什么说MIUI 6是小米商业模式升级平台呢?呵呵,我还得绕一下,你别烦。

  你还记得几个月前周鸿祎、雷军前后脚发布发布智键、米键的事吗?那个插在手机耳机孔里的小东西,其实已经对外传递了雷军们的焦虑:早晚一天,传统的智能应用分发模式会到头。

  因为,手机界面作为一个入口,有许多空间与视觉限制。智能机屏幕越来越大,但总归有极限,集成的应用越多,背后目录与层级会越来越臃肿,最终会导致绝大部分应用使用频率低甚至未激活状态,成了软件垃圾,弱化用户体验。

  这也是目前智能手机甚至整个移动互联网应用分发的误区与困境。不要以为屏幕大、功能复杂、APP多就是好,那回搞得比PC还难用。

  安卓系统的应用中心分散、凌乱,几乎每个手机厂家都自建应用商店,号称“平台”,其实高度同质化,效应不大。某些厂家在手机端引入移动端搜索引擎,与浏览器结合,搞应用竞价排名,更是加剧了市场分化。开发者在上面赚不到钱,大部分都亏损,这是现实。

  前段时间我写过,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有所扭转,许多大品牌,甚至包括三星,都已经关闭了许多细分领域的应用通道,开始借助独立、开放的第三方应用平台。就连苹果高管都承认,它的应用平台已经出现边际效应。

  是的,移动互联网血拼软件应用数量意义并不大。你不是替用户选择,而是绑架开发者与用户,市场不自由。

  小米米键、360智键能为使用频次高的应用创造便捷入口,一键体验。但创造便捷通道的同时,却搞出多余的硬件累赘,并隐含成本。所以,这只是过渡性的手段,反映了商业模式的困境。

  那么,MIUI 6带来了什么?你能看到它为化解这种困境的手段。MIUI 掌门人洪峰一个劲地说,MIUI 6 的设计哲学是:“内容才是本质。”这句话,我看媒体人没几个真正到用意的。所谓内容,其实就是应用与服务,突出内容,就是要化解我上面提到的困境,将选择权重新交给用户。

  MIUI 6化解困境的方式是:层次扁平化、融合移动搜索、应用功能融入系统、借助开放的互联网增强云服务。就是说,给予过往沉淀在平台上的应用与服务更多展露机会,并且充分利用开放的网络,借助大数据,满足用户最刚性的需求。

  在此,我最看好其中两点,就是应用功能融入系统、云服务。前者属于系统级的整合,类似微软在自家操作系统里无形地融入应用。MIUI 6也是哦。当洪峰强调这系统级服务整合了各种安全方案、应用方案时,那一刻我想到了周鸿祎,呵呵,想想看,MIUI 6将360的主业给内嵌到系统里了,等于将它给OTT(过顶传球)了。

  我相信,雷军与周鸿祎这两个在安全领域博弈多年的湖北人,又是一番二人转。只是这一次,周鸿祎可能会受内伤——至少在消费领域。

  扯远了。再回到MIUI 6的整体设计上。我不想展开说,这个太啰嗦。在这个角度上,我只想补充原多普达创始人杨兴平先生评价苹果的一句话:苹果创造的是不随时光飞逝而消逝的需求。

  那么,小米MIUI 6仅仅在设计层面做到这个程度就好了么?远远不够。且不说它背后的移动搜索技术是人家的,就算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应用与用户之间的举例,在手机UI中,也只能发挥非常有限的作用。

  最核心的是,如果小米分发的应用与服务没有革新,还停留在游戏等领域的话,小米商业模式虽然得以升级,但还是在一个看得到尽头的空间里折腾。

  那么,雷军要用MIUI 6干什么?这就是我要回答的以上第三个问题。

  那就是,小米要做一个庞大的移动端O2O平台。

  你还记得不,去年有阵子,说小米要融资,腾讯可能入局。然后小米辟谣,有人就说了,两家公司不可能合作,小米未来还可能成为腾讯的对手云云。当时很多人觉得是笑话。

  现在,我真不觉得可笑,我甚至觉得,整个BAT阵营都应该正视雷军。

  上个月,我去北京参加了小米4发布会。那一次雷军是从头到尾一个人演讲,三分之二时间讲一块钢板,剩余时间则主要讲了什么?那可是各种落地的生活服务哦,从票务、打车、医院挂号、代驾、麦当劳快递一直到充满更大想象空间的吃喝玩乐、衣食住行等O2O服务。

  不要以为他只是说说。我甚至觉得,这次MIUI6发布,雷军都刻意收敛了这重用意。而洪峰最后时刻则没hold住,他说,MIUI 6就是要打造小米生活服务平台,在系统层面构建面向用户的各种互联网服务,目前,小米O2O服务的通道,主要是小米黄页。它已接入几百家大型合作伙伴的数据,未来用户在MIUI系统底层将享受更全面、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。

  你打开小米MIUI6日历功能,它竟然集成了16项生活服务、70多项订阅服务。而在几乎每个应用背后,小米都捆绑了生活服务。

  我这么说,一点都不夸张,MIUI6是雷军的野心与梦想,小米是以OTT的形式跨越现有BAT与各种生活服务商之上的移动互联网平台。如果你还以为雷军只是卖卖手机,搞搞应用分发的家伙,你真小看了他。

  从这一层面再去理解MIUI6的设计哲学即“内容是本质”,会有更丰富的感受。

  你会问,小米的O2O之路会成功吗?这不敢说。但是,截至目前MIUI用户已突破7000万,在中国,用户群活跃度已超越苹果iPhone和其他安卓手机,位列中国智能手机榜首。昨天,我从北京某地打车到机场,一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正用小米的红米听评书,说起小米的体验,那真是滔滔不绝。

  这让我对小米在底层用户的开发上有了新的认识:在中国,小米们打败苹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因为,当一个产业成熟之后,只有那些熟悉本地生活的本地企业,才能真正提供符合大众需求的服务。

  我认为,小米的未来,就像它的低姿态的品牌与名字一样,正是活在大众的日常生活里。

  放在雷军本人身上,若他想在全球互联网领域有更大的成就,也必须低姿态地让小米加速落地,融入更深更广的百姓生活,而不是做几款装出来屌丝味道的手机,不是分发一些应用赚点钱。

  让我再次引用前段时间麦肯锡报道的言论。它说,中国互联网直接、间接创造的GDP,也就是iGDP,所占整体比例,已经超过了美、欧、日等发达国家。我觉得,中国BAT之所以进入全球互联网巨头之列,就是因为中国拥有远胜美、欧、日等发达市场的丰富而广阔的线下资源,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生存的深厚土壤。它能造就BAT,造就马云、马化腾、李彦宏,也一定能造就小米们、雷军们。

  这一点我坚信。当然,小米还远没达到一个抗拒巨头的地步。庞大的营收掩不住它生态的单薄,但从竞争角度来看,我要说,未来几年,马云们还真得小心着加速落地O2O的雷军,这个表面平和实际拥有野心的狡猾的湖北人,保不准斜刺里让他们难堪。

  关注 互联网的一些事 官方微信,回复ID " 18465 " 即可在微信里阅读本篇内容。

  在查找公众号中搜索:imyixieshi,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。

  关注互联网的一些事微信

 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yixieshi.com/it/18465.html

  ===============关于互联网的一些事===============

  互联网的一些事http://www.yixieshi.com  ——  专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媒体平台,报道互联网前沿资讯,分享产品设计经验、用户体验心得。为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人士提供专业的产品资讯文档,以及产品设计、策划、运营、交互设计、用户体验、电子商务信息、互联网创业信息、移动互联网等专业信息服务。

  官方微博: @互联网的一些事

  官方微信: 互联网的一些事(ID:imyixieshi)

  如果您对互联网产品有独特的想法和见解,欢迎给我们投稿。投稿信箱:tougao#yixieshi.com (自行将“#”修改为“@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