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LED行业进入整合阶段,国内LED期望通过强强联合实现“弯道超车”,登上国际舞台。但是,相对于国际巨头,国内LED企业在技术储备、技术趋势把握和知识产权上,与国际巨头还有很大差距。
近日,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GSC特联合广东各地LED照明企业家、LED照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,于深圳举办“LED照明行业知识产权交流沙龙”活动,业内专家针对LED照明行业专利质量提升、知识产权运用和维权展开探讨,共同探讨如何破解国内LED照明专利质量之困。
记者从沙龙上获悉,为了更好地帮助LED照明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难题,步入有质量的专利发展之路,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(GSC)将成立LED产业专利联盟。
南方日报记者 胡明
趋势
LED专利战将呈常态化
今年,在LED产业回暖的同时,专利“战火”蔓延。据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(GSC)的《LED专利趋势分析报告》调查显示,截至今年5月,全球LED专利诉讼案件高达20余起,海外企业对国内LED起诉案件多达20件。
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战略研究部部长李文玉认为,LED专利诉讼与日俱增的背后是LED产业利益的博弈。“随着LED照明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,LED大企业将加紧运用专利这一武器掌握市场主导权,专利战将呈常态化趋势。而随着中国的LED企业逐渐壮大,市场地位日益凸显,中国企业面临国际巨头的专利诉讼只是时间问题。”
李文玉认为,当前的LED知识产权纠纷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:一方面,知识产权纠纷数量越来越多,标的额也越来越大,且要求的赔偿额越来越高,动辄会数以亿元计;另一方面,知识产权纠纷范围越来越广,手段也越来越隐蔽,同时,专利往往隐藏在标准和技术壁垒之后发挥作用,往往是标准中本身就含有专利,有利于某些企业获得垄断优势。
北京德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孙银生直言,目前中国LED产业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和初具特色两大阵营,初具规模者实力雄厚,走大而全路线,初具特色者则走专而精道路。“这个时候,正是两大阵营静下心来整合资产、自主创新,将更多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,为可持续发展做足准备的时刻。”
问题
我国LED企业缺乏核心专利
今年是专利法颁布出台30年,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,2006年至2013年,我国累计授予发明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权595.7万件,年均增长25.5%,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第一,中国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。
“这说明我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。但是,我国是专利大国,并非专利强国。在LED领域,专利质量也仍存不小的提升空间。广东是LED制造业大省,近年来行业创新能力和专利保护意识明显提升,但仍有待增强。”李文玉认为,LED行业高产低权,创新投入、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明显不足,数万家LED企业各自为政,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“分羹”世界市场的阻碍。
《LED专利趋势分析报告》显示,我国LED专利主要集中于中下游领域,中游封装、下游应用环节的专利占申请总量的64%。而在关系到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,仍缺乏核心专利。而中国LED重镇广东的LED专利授权则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,发明专利占比明显偏小。截至今年1季度末,广东LED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8631件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115件,占同期广东LED专利授权量的5.31%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.94个百分点。
而另一方面,国际巨头专利布局细化,“地雷”遍布。从各个巨头的专利布局来看,照明巨头飞利浦和科锐拥有最多LED照明基础性专利,LED数量总数榜的前15家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占专利总数的25%,这些企业还包括三星、LG、GE等。
应对
广东拟成立LED专利联盟
中国LED企业该如何应对专利战?孙银生认为,从微观角度来看,中国急需对LED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,LED产业链的上中下游(即外延、芯片、封装、IC驱动电源等)实施严格的专业分工,打造出一支既懂LED照明技术,又懂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,帮助企业实现LED专利技术规避设计、LED专利情报利用和LED技术专利交易。
在讨论中指出,业内专家的共识是,国际LED巨头设置了严密的专利墙,埋下了知识产权的“地雷”,中国LED企业要抢占国际市场,要有能力和雄心推倒这些壁垒,与其单打独斗,不如联合起来加强专利布局。
记者了解到,在广东省科技厅的指导、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,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(GSC)日前组织召开了一次LED产业专利联盟筹备会,德豪润达、雷士照明、佛山照明、九洲光电、蓝箭电子、洲明科技、矽力杰半导体、聚作照明、日上光电、鸿利光电、中镓半导体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筹备会。
据悉,该联盟的成立,其核心目标是提高LED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利用意识,降低出口知识产权风险,推动国内LED企业协同创新和交流合作,抱团应对国际挑战。